體重管理必須要注意兩個部份
◎熱量攝取與消耗的多寡
◎中間的差值透過運動、及合理的飲食控制來平衡
熱量攝取與消耗的多寡
『食物』是體內能量的供應來源。『食物』提供熱量,熱量在體內經過一系列的轉化形成能量,而能量是幹啥?能量的產生主要是為了維持生命現象。
能量的消耗管道:
1. 基礎代謝率:是維持最低的生命現象(維持人體必要之生理機能-呼吸,心臟跳動,維持體溫等)所需的能量。基礎代謝率佔一天能量消耗的60-70﹪。一天基礎代謝率的簡易計算法:每公斤體重約需要27-32大卡。相對肌肉量較高的,基礎代謝率也高。
2.攝食產熱效應:食物消化、吸收,合成所需的能量,佔一天能量消耗的10-20﹪。蛋白質食物產熱效應最大;脂肪次之;醣類最小。
3.日常活動量及運動量:日常活動量佔一天能量消耗的20﹪,但此項能量消耗隨運動量的大小,呈現很大的差異性。
各年齡層之基礎代謝值(BMR) | ||
年齡(歲) | 男性(Kcal/kg/min) | 女性(Kcal/kg/min) |
7-9 | 0.0295 | 0.0279 |
10-12 | 0.0244 | 0.0231 |
13-15 | 0.0205 | 0.0194 |
16-19 | 0.0183 | 0.0168 |
20-24 | 0.0167 | 0.0162 |
25-34 | 0.0159 | 0.0153 |
35-54 | 0.0154 | 0.0147 |
55-69 | 0.0151 | 0.0144 |
70~ | 0.0145 | 0.0144 |
行政院衛生署:每日營養肅建議攝取量及其說明,第五修訂版,1993 |
以30歲70KG男性為例
一天攝食1800卡
基礎代謝1602卡
差額200卡就需要透過運動、及合理的飲食控制來平衡
中間的差值透過運動、及合理的飲食控制來平衡
1.有機會多了解體適能的部份,多面向的運動,才能訓練到全身肌群,不要只單存 一兩 種
2.合理的飲食控制而不是節食,不然減少了脂肪,也減少了體內肌肉量
3.至少須達到333運動的標準,消耗多餘的熱量,維持基本的肌肉量甚至提升
4.可選用心跳表來記錄熱量消耗,設定合適的心律運動區間
5.上面基礎代謝值表格僅供參考,可以選用相關器材測量
參考資料
◎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http://www.ctaso.org.tw/index.htm
◎http://www.western-union.com.tw/dinfo/index.asp?qnid=2